早春春水美诗五首:碧水何逶迤,嫩水碧罗光

  中国传统的春天并不是公历的元旦,而是以农历节气立春为始,以太阳光在地球表面一年有规律的来回,作为节气划定的标准,其实很科学,因为代表阳光给予地球的相对恒定的热量光照和温度。

  从立春的东风解冻,河流化冰,到雨水节气的草木发芽,南雁北飞,无疑标志着此一阶段,温度升到零度以上,冬去春来,冰川融化,春雨春风,带来河流上涨,草木萌发。

  那么从秋天霜降开始回落的水,无论冬天有无河流封冻的现象,都会逐渐流动上涨,此时很多河流里的微生物小的藻类开始繁殖,有水草逐渐发芽,加上流动的波光以及春天的湿润的烟雨或者晴光,水色会呈现出于冬天不同的色彩和灵动感。

  此为春水。至少我站在长江边上,常常看到此时的水,在晴天下,呈现烟蓝色,走近了看,却又含着浩瀚的浅绿色,而池塘中的水,更可爱,在早生的水草之中,是碧绿色的,且随着春天的深入或更晶莹。

  正是早春是万木萌发的季节,在温暖的太阳光和温度里,一点点水或者雨就滋生了无限的草本,所以此时的雨和水,被古人认为蕴含有生命萌发的巨大魔力。你站在浩瀚的江边,看见上涨的春水,呼吸那种含着泥土植物芳香的风,你也一定会有类似的感觉,感觉一种蓬勃澎湃的春意。

  “渺渺春生楚水波,楚人齐唱竹枝歌。

  与君皆是思归客,拭泪看花奈老何。”唐 · 顾况《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》

  每年正月,含着民间迎接新年新春的佳节,有过年,立春,正月十五元宵节。盛大的古楚地带保留着各种热闹的户外祭祀和活动。比如迎年,迎春,迎神,祈雨,靠近江水的都会在江边举行。

  很多官员因为仕途官职,而异地就任,与民同乐的同时,也会有思乡之感。

  在早春的长江边上,又是一年春来,楚天云阔,春生春水,在岸边无数人唱着本地的民歌,形成和声,好一个热闹啊。

  但是在这样的欢乐中,有个唱歌的人,忽然在歌声中落泪了,被顾况看到了。楚歌本身就带着一种原始的巫气和悲壮感,哪怕是唱些快乐的歌词,又或者歌词本身,就含着离别相思的内容,让人情感达到高度共振。

  顾况敏感察觉他或者她也是外乡人,因为各种原因滞留此地,别人的狂欢里,他或者她在歌声中泪流满面。他心里感到了震动。

  是,我和你一样都是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去的人,在笑中带泪,共着他乡浩渺的春江,杂沓的舞步,动人的头上的花枝。

  泪并笑着啊。

  中国古人,对于水别有一种情怀,因为天下的水,是流动一家的,楚国屈原站在湘江,愿望水如思念,送魂魄送往楚国故乡。此是春水流动,游子之思,更加如水绵长。

  “吴苑四时风景好,就中偏好是春天。

  霞光曙后殷于火,水色晴来嫩似烟。

  士女笙歌宜月下,使君金紫称花前。

  诚知欢乐堪留恋,其奈离乡已四年。” 唐 · 白居易《早春忆苏州寄梦得》

  白居易50岁的时候,被任命为杭州刺史,后来又任苏州刺史。或者是因为他的童年和少年过得不甚愉快,又或者他自小身体不好,特别适合温暖的地方,所以一到苏杭,就非常适应,他准备在这里度过后半生。

  在这里,他疏通西湖,建立官道,繁荣经济,将杭州苏州打造成人间天堂。五年之后,白居易调回京城,另有高位委任,但是他魂牵梦绕的,却是他的江南。

  在京城过了四年之后,他的同龄好友刘禹锡也外放到杭州做刺史。

  这是白居易饱含深情写给刘禹锡的诗信。

  苏杭古代是吴国的都城和领地,所以他说,苏杭四季风景都好,然而一年最美的就是春天。

  那早上的霞光从天上升起,如同火一样绚烂啊,那江南流水,在春天的太阳里,新嫩如烟。

  烟雨温润的江南春天,底色就是温暖的,正是因为清暖,所以连霞光水色都笼罩了一层清新之美。

  那里的人喜欢在春花春月里歌舞,我能想象你一身官袍最适合那里的春光明媚。

  我知道我喜欢那里,只是离开那里已经四年。

  其中白居易用了一个乡,来表达苏杭是他的心理和精神上依恋的故乡。

  那么这首诗是早春就寄给的刘禹锡,他写的景色,“水色晴来嫩似烟”也是指江南早春春水之美。因为此时住在洛阳的白居易,这里的春天远远没有南方的清新温暖。

  那么白居易还有一首《忆江南》的名诗。

  “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,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碧如蓝,能不忆江南?”

  很多人都认为江花是指的荷花,其实不是,那是江水上的波浪,在霞光里的反射。

  而春来江水碧如蓝,也不是指绿得深,而是说,春来之后的江水,像蓝草染成的丝罗一样,嫩如青绿色的烟。

  “久雨初晴天气新,风烟草树尽欣欣。

  虽当冷落衰残日,还有阳和暖活身。

  池色溶溶蓝染水,花光燄燄火烧春。

  商山老伴相收拾,不用随他年少人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早春招张宾客 》

  白居易爱水,尤其爱着春天的水,年轻时他爱长安的曲水,中年后爱着苏杭的春江水,老年则在自己不大的洛阳宅里,开池引水,种上江南带来的白莲花。

  晚年的白居易德高望重,成为京城著名的园林专家,在他不大的庭院里,种植了来自各地的花木,包括他喜欢的紫薇,樱桃花,山樱花,莲花。

  这是早春雨后天晴,草木发芽,万木欣欣。

  他自己老而多病,却还爱着这早春的太阳,邀请老同事张某在池边饮酒。

  这不大的池塘,已经是溶溶春水,像蓝草染成的碧玉色。那么这里他没有用嫩,因为的确池塘不像江水浩渺,早春的池塘,池塘静水,水草初生,就是绿,也格外比江水深重沉静。

  只是不知道他池边种植的是什么树。不过历史书籍中可以推断唐朝的气温较现在暖和,雪白的樱桃花或者红色的山樱花,粉红的杏花,桃花,紫红色的木兰花此时都在开放吧。

  我想最有可能就是紫红色的辛夷花,如同一朵朵紫红的火焰在蓝天下。

  此时的白居易处在半退休的状态,和老友园中赏春,调侃自己无力也不用做少年游。

  那木兰树盛开如火焰的花朵,池上一树,池中一树,何其鲜明清美。

  “碧水何逶迤,东风吹春草。

  烟波千万里,不辨嵩阳道。“中唐 · 吕温《衡州早春二首 其一》

  这是湖南洞庭湖和长江交汇处,唐朝是通往南北重要的水道。

  春水涨时,也是各种舟船往返南北的时候。

  只是长江的水,在早春何其舒缓美丽,滋生了两岸春草。

  而那洞庭湖更是烟波浩瀚,一望无际。当船行在八百里洞庭之上,水色连天,只有早春的吹拂,

  你就是站在最高的船楼上,也看不到岸边吧。

  此时天方地圆,容易丧失方向感,你能够说清楚,你要去的长安是哪个方向呢?

  实际这样宽阔的水域很容易让人生出不同于陆地的那种心理,人在此间是非常渺小的,生命无常,很容易产生幻想和联想,比如李白的仙气洞庭诗作,也很容易产生茫茫漂泊感,比如这首诗里的感觉。

  好在,这不过是一场最终看得到未来的行程。

  当踏出洞庭湖时,他一定会想,哦,好大的湖啊,还以为走不出来了。

  ”雪后新正半,春来四刻长。

  晴梅朱粉艳,嫩水碧罗光。

  弦管开双调,花钿坐两行。

  唯君莫惜醉,认取少年场。“唐 · 杜牧《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》

  这是杜牧的早春诗,一场春雪融化后,已经到了正月的中下旬,这是元宵节左右,到处热闹一片。

  此时游春的人多,梅花开在阳光里,红色的梅花像美人脸上的胭脂,而河水淡淡春绿,新鲜得像美女身上的半透明的碧罗丝带,还泛着光泽。

  这里,解决了我的困惑,就是实际粉色红色的梅花,在此时已经广泛种植在园林,成为早春一道清新美丽的风景。

  此时坐在池塘边梅树下,大家唱歌游玩,欢声笑语,

  那么这里写早春之水,也是用的嫩水,证明此时的水的色彩相对清浅,还不到绿树芳草合成盛春时节那种深碧色。

  但是随着春天越来越繁茂,像镜子一样的水面,会折射更多的绿色,而水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植物,将春水染得更绿更美。

  早春春水,美在一种流动清新,一种通向变化的初美。不信,你去户外领略一番,那早春的春水春芽生,春水薄罗光。

 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。图片来自网络。